β-羟基丁酸测定在糖尿病的诊断和监测中的重要意义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5.03.03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可能大家已经察觉到身边的人得糖尿病的越来越多了,笔者家中就有亲人患上了糖尿病,生活痛苦不堪。糖尿病已不再是一种富贵病,而是成为了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功能紊乱疾病,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一种糖尿病诊断和监测相关的新指标-β-羟丁酸


β-羟基丁酸简介

β-羟基丁酸(β-Hydroxybutyrate, β-HB) 是人体分解脂肪自然生的小分子物质,新生婴儿出生后首六个月内,主要通过母乳摄取生长所需营养。婴儿分解来自母乳的脂肪,产生β-羟基丁酸,为身体与大脑运转提供所需能量。对成年人而言,只有在饥饿、隔夜禁食、辟谷、剧烈运动、或特定饮食结构等情景下才会产生。他还有个中文名称:贝塔酸。
在人体内葡萄糖过低的情况之下,身体会动员肝脏,通过分解血液中的脂肪酸来产生酮体,并由血液运输到身体各个组织和细胞,进入细胞线粒体内进行酮解转化为乙酰辅酶A,并进入三羧酸循环产生能量(ATP)。而外源性补充贝塔酸也可起到同样的作用,也因此将其称为身体的重要能源。
酮体是β-羟基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三者的统称(其中β-羟丁酸约占78%,乙酰乙酸约占20%,丙酮约占2%),是脂肪酸在肝脏分解氧化时特有的中间代谢物。由于糖尿病患者不能正常利用葡萄糖氧化供能,因此体内脂肪分解增加,肝脏脂肪酸分解相应旺盛,造成体内酮体大量堆积,从而导致酮症及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急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了及时、准确判断病情,非常需要一个高灵敏度且特异性强的指标,β-羟丁酸的测定满足了上述要求。说到这里,再给大家介绍一个概念—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酮体由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组成,均为酸性物质,酸性物质在体内堆积超过了机体的代偿能力时,血的PH值就会下降(<7.35),这时机体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症状有:恶心、视力模糊、呼吸快而深、腹痛、呕吐、严重时可导致昏迷。

β-羟基丁酸的检测优势

临床常以检测尿酮体来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方法简便易行,但是当患者无尿或肾功能严重损坏,尿酮减少或消失时,则无法靠尿液诊断。美国糖尿病协会认为,血β-羟基丁酸的定量检测是取代尿酮体检测的一个对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或监测治疗可靠有用的方法,它对病情的准确判断及疗效观察起重要作用。主要原因如下:

1.β-羟基丁酸是血中酮体的主要成分,可反应体内酮体的情况和酸中毒的真实情况。

2.酮症酸中毒时,β-羟基丁酸水平增高远大于丙酮和乙酰乙酸,故是酮症酸中毒时更敏感的一个标志物。

3.β-羟基丁酸在酮体中稳定(4℃可稳定7d),而丙酮和乙酰乙酸不稳定,这两项如不及时分析,可使结果受到影响。

β-羟基丁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在糖尿病人处于应急状态,如患重病、紧张、妊娠和血糖水平持续超过13.4 mmol/L时,β-羟基丁酸可用于监测酮症酸中毒的发生。此外,胰岛素治疗时,血中β-羟基丁酸下降早于血糖下降2h,及时测定血β-羟基丁酸水平可以更好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疗效评估。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死亡率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死亡率一般为2%~10%,年轻人为2%~4%,65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20%。因此,应重视预防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中晚期糖尿病患者有必要进行β-羟丁酸的测定。
酶法分析的应用,使β-羟丁酸的检测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作为一个灵敏度高且特异性强的指标,已逐渐成为酮症酸中毒早期诊断与治疗监控的重要手段。
总之,血β-羟丁酸可弥补尿酮体的不足,能更有效地反映糖尿病病情的严重程度,对糖尿病酮症的及时发现、诊断及治疗监测有重要意义。
  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血β-羟丁酸浓度显著降低, 因此可作为衡量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的重要指标。有文献报告显示,β-羟丁酸测定对糖尿病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亦有文献认为,β-羟丁酸的检测有助于1型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的早期诊断。

相关产品:
PMK1882 β-羟基丁酸(β-HB)检测试剂盒
PMK1137 游离脂肪酸(FFA)检测试剂盒
PMK1138 脂肪酶(LPS)检测试剂盒
PMK1112 乙酰辅酶A检测试剂盒
PMK1874 ATP检测试剂盒


Copyright ©湖北普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鄂ICP备17001029号-1    技术支持:武汉微盟

  • 首页
  • 电话
  • 咨询
  •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