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有人千杯不醉,有人一喝就倒?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4.11.27

我国的酒文化可谓渊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酒对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俗话说“无酒不成席”,无论是亲朋欢聚,还是工作应酬,都少不了用酒来助兴。中国人对酒的偏爱,成就了酒类消费市场的火暴,尤其每年春节,更是达到高峰,可以说几乎每个成年人都可能会喝一点。那么问题来了,你有没有发现有的人往往一杯接着一杯,一副千杯不醉的样子,而有的人却一喝就倒,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图片来源网络


酒是含有酒精的饮料。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下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酒精也叫做乙醇,通过喝酒时进入体内。酒精从口腔摄入之后,经过食管到达胃肠道,在胃肠道内吸收后会进入血液,过程需要三个小时左右。血液里面的酒精大约有5%,能通过肺呼吸时排出身体之外。还有大约5%的酒精,通过肾脏形成尿液排出。剩下大约90%的酒精,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肝脏里面大约有80%的酒精,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变成乙醛。剩下大约20%的酒精,会通过其他途径转变成乙醛。后,乙醛会被转化成乙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随着呼吸和尿液排出。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看出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这两种酶是酒精在人体内分解代谢的关键。我们简单介绍下这两种酶:


乙醇脱氢酶

乙醇脱氢酶,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肝脏、植物及微生物细胞之中作为生物体内主要短链醇代谢的关键酶,它在很多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一种含锌金属酶,具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乙醇脱氢酶是一个质量为80kDa的二聚体,包括一组同工酶,这些同工酶都能够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在哺乳动物中,这是一个涉及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氧化还原反应。在人体中,乙醇脱氢酶以多种二聚体的形式存在,由至少7种不同的基因编码。乙醇脱氢酶一共具有五个类别(Class I-V),但在人的胃肝脏中存在的主要是Class I。它催化乙醇乙醛氧化作用为:CH3CH2OH+ NAD+ → CH3CHO + NADH + H+。这使得人类可以饮用含酒精的饮品,但初其进化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分解食物或者细菌在消化道中产生的醇类。


乙醛脱氢酶

乙醛脱氢酶,缩写ALDH,醛脱氢酶的一种,负责催化乙醛氧化为乙酸的反应,肝中的乙醇脱氢酶负责将乙醇(酒的成分)氧化为乙醛,生成的乙醛作为底物进一步在乙醛脱氢酶催化下转变为无害的乙酸(即醋的成分)。ALDH为随机组合的多肽四聚体,根据四元结构和其它生化特征,虽至少有7种不同基因编码,但根据底物特异性和亚单位组成,只有ALDH1和ALDH2才被认为是“真”ALDH,为人体肝内的两种主要同工酶,位于细胞液内的ALDH命名为ALDH1,而位于线粒体内的ALDH为ALDH2。它们的基因分别位于9号和12号染色体。乙醛脱氢酶是四聚体,一个突变型的亚基影响了四聚体的稳定性,进而影响酶的正常表达。研究发现无论携带ALDH2*2的是纯合子(AA)还是杂合子(GA),四聚的ALDH2均无活性,即ALDH2*2是显性遗传。杂合子GA的ALDH2四个亚基都稳定的概率是(0.5)^4=6%,因而即使杂合子的野生型与突变等位基因等量表达,其正常的ALDH2的表达量也仅有6%。有ALDH2*2突变表达出的亚基的酶无法正常代谢乙醇的氧化产物乙醛,血液乙醛浓度增高,造成一系列饮酒后的不良反应,如脸红、头晕、心跳加快等。而纯合子AA的ALDH2活性近乎为零,好是滴酒不沾。这就是为啥很多人一碰酒就倒,而有些人从前都没喝过酒,一喝酒却不会醉的原因。关键酒在于在乙醛脱氢酶。而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主要是由人的遗传基因决定,比如:有的人天生体内的乙醛脱氢酶活性就高,对于酒精的分解能力就强,这就是传说中的千杯不醉。而乙醛脱氢酶活性低的人往往一喝就倒。那么很多人说的酒量能练出来是咋回事呢?长期饮酒的人,会使体内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含量有所提高,这样酒量就能变大了,从一碰酒就醉的酒量,提到可以喝二两,然后是半斤甚至更多。但一个人终能达到的酒量还是与乙醛脱氢酶的表型有关。

Copyright ©湖北普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鄂ICP备17001029号-1    技术支持:武汉微盟

  • 首页
  • 电话
  • 咨询
  • 顶部